小丑幾乎可以說是DC,甚至是整個美國漫畫界最具代表性的反派角色。
難以捉摸的思維,超乎常人的犯罪頭腦以及瘋狂詼諧的幽默感,這些獨具魅力的個人特色都讓他在我們眼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別近期上映的,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更是又引發了一陣小丑熱潮。電影有別於其他超級英雄大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如何在經歷了最糟糕的一天,淪為小丑。
小丑的靈感來源是好萊塢馬丁.史柯西斯的經典電影《計程車司機》、《蠻牛》、《喜劇之王》,除此之外,也參考了艾倫.摩爾的漫畫,《蝙蝠俠:致命玩笑》。
《蝙蝠俠:致命玩笑》算得上是小丑過去的最廣為人知的一個版本,儘管小丑的真實身分還是不從而知,但卻影響了後面蝙蝠俠的風格。
如果你陶醉在DC塑造出來的漫畫世界;
如果你還沉浸在瓦昆的小丑而無法釋懷,
那你勢必得先了解小丑的過去。
今天就讓我們透過艾倫.摩爾的漫畫,來看看這個史上最惡名昭彰的惡棍角色,小丑,到底擁有著怎樣的一個過去。
黑夜中,雨點紛紛落下。
在一家精神病院,有兩個人……
蝙蝠俠來到一個人面前,坐了下來。
燈光晦暗,看不清楚對方的樣貌,只看得到他持續不斷排著手裡的撲克牌,一張又一張……
「我想找你談談。」蝙蝠俠說出他的目的。「我們都想殺了對方不是嗎?也許是你殺了我,或是我想殺了你。或早或晚。希望你能了解,我是想談談,改變這樣的結果。」
兩個根本不了解彼此的人卻都想致對方於死,這個矛盾的問題驅使他來到這。
對面的人不發一語。
才發現小丑早已逃出精神病院,眼前的只不過是替代品。
此時的小丑正準備買下一家遊樂場。一家俗氣難看,不時散發難聞味道,彷彿流浪漢廁所的地方……
這點最深得他滿意。
最適合脫離塵俗的瘋子的居住地。
一名原化學工廠的工程師在今日的試鏡又失敗了。
辭去原來的工作去當喜劇演員,結果現在他自己反而成了天大的笑話——沒有工作一敗塗地,更無法照顧即將臨盆的妻子。
他在妻子懷中哭了出來。
不得以的工程師選擇答應兩個罪犯的差遣。他們要他一起潛入以前工作過的化學工廠,好方便洗劫隔壁的紙牌公司,並帶上紅罩頭的服裝。起初工程師感到一陣徬徨,卻還是點頭答應。
下一次與他們碰面一樣是在酒吧。
兩名警察找上了工程師,轉達給他,測試奶瓶加熱器的時候造成電線短路,他的妻子因此死亡。
那是百萬分之一的機率,卻降臨在了工程師身上。
他想退出今晚的行動,被罪犯拒絕了,警告他中途退出不會有好下場。
工程師一個人默默坐在酒吧,兩眼失焦。可能緬懷妻子的死亡,或者什麼也無法想……
按照計畫潛入工廠後,罪犯本來想利用工程師充當誘餌,沒想到出了紕漏,保全人員先後射殺了兩名罪犯。
不久之後,蝙蝠俠也趕到。
工程師記得蝙蝠俠最後印在他眼裡的樣貌。
然後,他跳入了化學酸劑中。
順著下水道被沖到河口的工程師,精疲力竭地爬上岸。他的身體一陣刺痛一陣發熱。當他拿下面罩,透過水的倒影看見自己的面貌——白皙的皮膚、綠色的頭髮和紅色的嘴唇——就像曾經的那個自己已經完全不存在。
妻子的死和永遠的失敗,那些陰影化為夢魘在他腦中揮之不去。
此時絕望與憤怒衝突,然後交融,他的精神徹底崩潰瓦解。
他開始笑,斷斷續續的……之後狂笑不止……
高登和女兒芭芭拉接到了門鈴聲。
不知情的芭芭拉打開門。迎接她的是一雙如同惡魔般的雙眼,他就是小丑。
她沒有反應過來,小丑手裡的槍便貼上了她的腰脊。子彈貫穿了她,她下半身癱瘓。
小丑還擄走了高登,將他帶往之前買下的遊樂園。
高登被一連串痛覺給驚醒。
旁邊竟是一些畸形的人類。
不知何時,高登的衣服也被扒個精光,他不曉得小丑的目的為何。
小丑如此回答了他的疑問——
「你要做任何一個神智清楚的人在這種情況都會做的事——發瘋。」
隨後,高登坐上通往鬼屋的列車。小丑讓他看到自己的女兒芭芭拉被凌虐的照片。
各種打擊開始令高登陷入無止盡的痛苦,他埋沒在雙臂中,而小丑則等待著他變得和自己一樣瘋狂。
蝙蝠俠趕來,發現高登並為像小丑所期待的,他還保留理性、還堅持著自己的理念。他要求蝙蝠俠要照章行事,將小丑繩之以法。
蝙蝠俠進到小丑的腹地。
四周的哈哈鏡照射出來的影像離奇怪異,不斷充斥著小丑的聲音,好比洗腦似的飄盪。
「你也曾有過最高的一天,我說對了吧?我知道我是對的,我看得出來,你經歷了最糟糕的一天,從此一切就改變了。要不然你為什麼穿得像一隻會飛的老鼠。」
兩人互相穿梭行走。
蝙蝠俠終於找到了小丑,開始激烈的扭打。
小丑輸了。對準蝙蝠俠的槍枝發射出來的只是一張“click”的玩具槍。
但蝙蝠俠卻說想和他聯手,他想將小丑帶回正軌。
小丑拒絕了,說這讓自己想起了一個笑話。
「從前,在一家精神病院,有兩個人……有一晚,他們不想再這樣下去,企圖逃離精神病院。他門爬到了屋頂,只有一個小縫,延伸到城裡,可以得到自由。一個人成功跳到了對面,另一個人卻不敢跳,你知道的,他很怕摔下去。於是第一個人想到一個主意,他說:『嘿,我有帶手電筒,我會照亮建築間的小縫,你就可以跟著光束找到我了。』另一個人卻說:『你當我瘋了嗎?我走到一半你就會把手電筒關掉!』」
說完,小丑忍不住笑出聲來。
蝙蝠俠竟也開始跟著笑。
兩個人的笑聲融入在黑夜之中。
此時的雨還在下。
為什麼艾倫摩爾的蝙蝠俠致命玩笑會如此經典?
我自己拜讀完後也深感佩服。
原因其一是漫畫彰顯出的那弔詭陰森的氣氛。
不論作畫還是台詞都讓人有種陷入泥沼的深沉與黑暗,閱讀的時候讓人產生了奇妙的孤獨感,彷彿被關在一個沒有人煙又狹隘的空間,所剩的理智似乎跟著小丑一點點地被磨光。你會開始感受到恐懼,覺得徬徨無助,又會不斷猜疑,沒有比這種感覺更讓人難受的。
這就是小丑的穿透力。讓我們切身實際體會故事的氣氛和發展。
而給與小丑這股魔力的正是艾倫.摩爾。
2016年,華納兄弟動畫公司其實將其的電影化。
可惜的是如同艾倫.摩爾先前擔憂的,電影實在很難把原作驚悚詭蹫的樣貌呈現出來。
雖然配音蝙蝠俠和小丑的凱文.康羅伊、馬克.漢米爾的表現已經很大程度彌補了缺點。
不過看的時候先前那個孤獨的感覺消失了。
從頭到尾我一直知道自己“在看一部電影”而不是“幸好我看的是一部電影”。
此外,艾倫.摩爾還很恰當的給與了小丑過去一個比較信服的解釋,也很好地保留的遐想空間,並巧妙運用小丑和紅頭罩、蝙蝠俠之間的關聯。
早在《偵探漫畫》168期,紅頭罩做為罪犯登場,並在最後面暗示他就是小丑。
這個應該是很多DC迷早已知道的,這篇獨立篇也沿用的這個情節,告訴我們小丑為什麼會和紅頭罩劃上等號。
再來是故事的核心。
小丑綁架高登,為的就是要證明——
「任何人只要經歷巨大的打擊都會變成瘋子,而蝙蝠俠不過是另一個瘋子。」
雖然蝙蝠俠反駁過他:「也許只有你這樣。」
但結尾當小丑說了那個笑話,蝙蝠俠卻也笑了。
關於小丑所說的笑話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版本,跳過去的是蝙蝠俠。蝙蝠俠提議要將小丑帶過來本身就是可笑至極的想法,他自以為自己代表正義,是清醒的一方,但其實他才是那個瘋子;第二個版本跳過去的是小丑。因為他不按世俗,所以他能夠跳過狹宰的細縫,到能夠得到自由的彼岸。
有關笑話的正確說法沒人知道,唯一能知道的不論哪個版本小丑和蝙蝠俠都是瘋子。小丑只是接受了這個說法,蝙蝠俠則是在偽裝。
故事裡的兩個人都有決定性的因素——
第一個人的提議本來就是荒謬的玩笑,而第二個人卻沒有針對這個點加以反駁,反倒執著在怕對方中途關掉手電筒。
這也印證了小丑的一句台詞——
「所有人所珍視的事物都是荒謬的玩笑。」
蝙蝠俠最後也笑了,表示他認同小丑所說的話。
因為這個笑話最好笑的地方就是無論怎麼反過來,你都會發現兩個人都是瘋子。
最後是小丑的過去,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蝙蝠俠:致命玩笑》說是我最喜歡的描寫小丑過去的漫畫。
不只是上述我說的幾點。
小丑本來沒有任何的超能力,他從來也只是一屆凡人,但往往我們看到的小丑,都是那個帶著詭異笑容的蝙蝠俠的宿敵。很少人會去在意小丑的過去是什麼?是什麼導致他變成這樣?頂多我們只會在意他怎麼會這麼瘋癲,根本不會有人打從心底去思考他的經歷和痛苦。
知道嗎?這也讓我想到了一個笑話。
「打仗的時候記者詢問布希總:『這次你打算殺多少人?』
總統回答:『我打算殺一千萬人和一個賣烤羊肉的。』
這回答讓所有人百思不解。
『為什麼要殺一個賣烤羊肉的?』
布希總統就這麼說:『為什麼你們不去注意那一千萬人,而去注意那個賣烤羊肉的?』」
其實作品最棒的是到了最後面,你還是發覺到這說不定也只是小丑訴說自己過去的其中一個版本。
「像那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過,你知道的,我不確定那是什麼,有時候我記得是那樣,有時候是另外一個;如果我要有一個過去,我偏說它是個有很多選像的選擇!」
這是小丑裡面的一句台詞。
小丑本身是個不可靠敘事者,我們很難猜想他說的話到底正不正確。
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這個給我們看到的小丑的過去,也只是他的幻想之一?
可以這麼說,《蝙蝠俠:致命玩笑》完全就像是聽小丑本人闡述給你的故事。
本次的內容到此為止囉~後續還會再說關於小丑的影評之類的相關文章,大家還請多關注
我們是巴黎可麗餅和挪威燻鮭魚,下次再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