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大家好!我們是巴黎可麗餅和挪威燻鮭魚!

今次要和大家講的電影是1957年的黑白老片,《十二怒漢》。作為影迷,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是多麼有標誌性理應不用我贅言——希區.考克、約翰.福特、黑澤明、小津安二郎、英格瑪.柏格曼、費里尼等多位名導崛起。

此外,薛尼.盧梅執導的《十二怒漢》——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法庭電影——橫空出世,你一定很難想像一部50年代的黑白電影,預算只有34.9萬美元,花費19天拍完竟然創造了影史最具說服力的文本。

接下來就讓我們帶你看看,《十二怒漢》為何會是影史名作。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電影資訊

片名:十二怒漢

導演:薛尼.盧梅

監製:亨利.方達、瑞吉諾.羅斯

編劇:瑞吉諾.羅斯

主演:亨利.方達、李.科布、馬丁.鮑爾薩姆、約翰.費德勒、E.G.馬歇爾、傑克.克盧格曼、愛德華.賓斯、傑克.沃登、約瑟夫.斯文尼、埃德.貝格利、喬治.沃斯科韋茨、羅伯特.韋伯

攝影:鮑里思.考夫曼

配樂:肯尼恩.霍普金斯

 


劇情《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法庭上,一宗謀殺案審理程序結束,被控謀殺的是年齡僅僅只有18歲的青少年。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當法官宣布進入陪審團討論環節,12位陪審員一一走入陪審室。美國採用的是陪審制度,也就是由身為公民的12位陪審員進行裁決來判定被告罪刑是否成立。

異常悶熱的天氣讓窄小的房間熱不可耐。面對這宗看上去罪證確鑿的案子,所有人都想著能夠快點表決定案,因為真相似乎就是那麼明瞭。然而,第一次投票表決——1:11——亨利.方達飾演的8號陪審員提出反對意見。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這補充一點,陪審團制度以一致通過為原則,只要當中有一人認為無罪,那麼就無法判被告有罪。

顯然,現場無一不感到意外。

要說為什麼?法庭上供述的證據言之鑿鑿,看上去人證、物證具備齊全。

住在凶案現場樓下的老人,案發當晚12點10分聽到類似爭吵的噪音,也聽到男孩揚言說要殺了你(男孩父親),1秒後又聽見發出摔倒的聲響,隨後老人跑到門口看見男孩衝忙離開。於是老人打電話報警,警方到場發現死者胸口上插著一把刀,法醫則推測死亡時間是午夜;案發時住在對街的女人躺在床上,卻因炎熱的天氣睡不著覺,一往窗外看去,便看見男孩拿刀刺進了他父親的胸口。時間是12點10分,完全符合死亡時間。兩條街相隔一條電車軌道,當時正好有一輛電車經過,由於當時車上並沒有乘客,燈光全暗,律師證明透過電車車窗是可以看見景象。

接著是凶器的部分。

凶器是一把折疊刀,男孩親口承認自己買了一把和凶器一樣的刀。刀柄上刻了特殊的圖案,刀鋒同樣與眾不同,店主說他店裡就只有這麼一把,也就是說摺疊刀本身獨一無二。

梳理一下證據串——作為證人的有兩個,一個是親眼目擊到男孩殺人住在對街的女人,一個是聽到兇案發生,並目睹男孩離去的樓下老人;物證方面是被判定為凶器的折疊刀,男孩承認自己當晚購買了一把。

眼下情況所有證據都傾向對男孩不利,要一一推翻無疑是一場硬戰。相信螢幕的你同樣此時也很難相信男孩是被冤枉的。

而這正是電影絕妙的地方,為我們上演一場精采的唇槍舌劍。

首先是凶器——眾人一口咬定因為摺疊刀僅此一把,男孩也承認買下過它,因此作為凶器的折疊刀就是男孩的折疊刀。不料8號陪審員竟直接從口袋拿出與凶器一模一樣的刀,令所有人大吃一驚。8號陪審員告訴大家,自己昨晚在男孩社區散步碰巧買下了這把刀。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這就表示了刀並非獨一無二,它是隨處可見,換句話說無法證明凶器的刀和男孩買的是同一把。

驚訝之餘,其他陪審員的確有人被這番說詞動搖,但僅憑如此還是沒辦法讓所有人信服,這也使他們爆發爭吵。此時膠著狀況下,8號陪審員做出讓步——再做一次表決,只是這次8號陪審員主動棄權,屆時要是剩下11人都認定被告有罪,那他也會無異議贊成。

原以為是一面倒的結果卻又再度令眾人吃驚——1:10——9號陪審員加入反對聲音。

毫無疑問,這個結果又引來譁然,尤其是3號陪審員,他從一開始就表現得咄咄逼人,第二次開票更激動說道:「我們要把一個罪有應得的傢伙送上電椅!」

即便如此,事態也取得更好的進展,眾人終於願意沉靜下來理性分析整個案情。

最關鍵且最強而有力的必然是兩個證人的證詞。乍看之下證詞並無漏洞,可是8號陪審員卻發現其中破綻——兩個人的證詞放在一起矛盾的地方淺顯而出——在這之前他們花了時間同意6節車廂的列車,每一個車廂要花10秒才會經過一個點——對面婦女的證詞是在車廂最後兩節看見男孩行兇,樓下老人則聽見男孩叫嚷說要殺了父親,1秒後還聽見倒地的聲音。那問題來了,電車行駛過的聲音吵雜到令人難以忍受,老人卻聽見了明確的說話聲和倒地聲?甚至還認出了男孩的聲音?再來是婦女說在最後兩節車廂經過看見行兇,老人的證詞是1秒倒地,不可能是車廂經過的時間,因此婦女不可能看得那麼清楚。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很明顯,證詞間存在不合理。

這一次,5號陪審員被說服,加入了反對方。

接下來看男孩的證詞:事發當晚,男孩和父親發生過爭執,其實男孩長期遭受父親的拳打腳踢,這次又被父親毆打,氣憤之下在8點離開家,到附近的雜貨店購買了摺疊刀……8點45分在酒吧遇見朋友,之後在酒吧與朋友聊天待到9點45分離開,10點回到家中,11點30分去看電影,凌晨3點10分回到家中發現已死亡的父親。對此,11號陪審員提出疑問——既然案發是12點,如果男孩真的是兇手,為何要在凌晨3點再次回到家中?有人給出回答或許是要回家取凶器。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然而這也是11號陪審員提出問題的所在,因為報案的婦女聲稱自己發出尖叫,那麼大的聲音男孩會沒注意到暴露的危險而再次返回家中嗎?儘管又是議論紛紛,但是在要求下進行的再次表決——4:10——11號不意外加入反對方。

這回8號陪審員提出要驗證樓下跛腳老人的說詞。在老人的證詞中,他從房間花了15秒用跑的來到門口看見男孩的身影。8號陪審員很機靈的看出老人的證詞不可信之處——跛腳的老人沒辦法在15秒內用跑的來到門口,而實驗也的確驗證了這一反駁說法。

第五次投票——6:6——2號與6號陪審員同時加入質疑。

隨後他們開始討論被告的證詞。男孩唯一的不在場證明是電影院的證詞,然而在當下被警察盤問他卻忘記電影和演員的名字。針對這一點,8號和4號展開一場對峙。當4號被8號問起前幾天的行程,時間靠近的還答得上來,但隔三差四的行程他卻也是記得鬆散,連看的電影名稱一樣講錯。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這場對質非但讓8號的「被告處於精神壓力下一時忘記電影名稱」成為有力質疑,還讓個性一旦冷靜的4號流下汗水。

第六次投票——9:3——7號、12號加入。

10號忍不住破口大罵,在他看來男孩正是有罪的一方,應該說,他認為身世背景又或者口碑及差的男孩會做出犯罪的事根本天經地義,而在場沒有人想理會他的偏激言論。

不管如何,4號仍舊為有罪一方提出證據,那就是對面婦女的證詞,她直接看見了男孩殺人,就算與樓下老人的證詞存在矛盾,但經過前面論戰,只能讓大家更相信是老人的證詞不可靠,而非婦女。

這也讓第7次投票成了8:4——12號改變投票方向。

討論陷入僵局,現在很明確的是要討論婦女的證詞,因為是關乎這場案件最有力的證詞。

接著9號陪審員不經意注意到一件事,4號陪審員會因為戴眼鏡的關係,時不時做出按鼻子兩側的動作;出庭的婦女則與他相同,且鼻樑兩側有很深的印子——那意謂著婦女平時是有戴眼鏡的,而根本不會有人帶著眼鏡睡覺。那再思考一下便能發現,婦女說「他起來看見男孩殺人」的言論多了破綻,她很可能只看到模糊的身影,並沒有看清楚是誰。

這一辯論堪稱全場最佳。

這樣一來,全數證據串都存在著漏洞。

終於使比數來到11:1——唯獨從頭到尾一直抱持己見的3號。3號自己與兒子發生不合導致,他一直都對此案報有成見。但當他再次看到自己與兒子的合照,最後防線崩潰,幾乎是啜泣著說出投下無罪。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至此,全場12位陪審員達成一致。

 

 


不難發現,整部電影情節從表面上非常單調,雖然牽涉到謀殺題材,但自此至終電影並沒有像我們演示案件過程庭審過程,作為出庭證人的角色,甚至是最終兇手是誰都沒有給過明確答案,全場只靠著12為男性角色的對白支撐,場景也一直在陪審員會議室進行。

但是就是這樣的電影,在我寫過的電影劇情介紹中卻是最花時間和精力的。

為什麼呢?很簡單,那都要歸功於電影牢不可破的結構性。

為了盡可能向你們展示電影條理分明、清晰可見的邏輯性,我已經反覆好幾遍去觀看此作品。

電影主軸相當明確——一宗他殺案,被告殺人罪是否成立——而這之中包含我上述說的,所有案件信息量影片畫面一概闕如,全部都通過對白來展現、可就是能說得那麼有說服力,讓你能夠的去想像事件的全貌並融入劇情,隨著角色對白產生不同的觀點。這是當今就算有在前半段時間刻劃案件過程的電影也難以做到的。

《十二怒漢》的劇情推進利用台詞,而它的台詞在有規劃又合理又不拖泥帶水下,又富有感染力。

 

“這個案子有兩個證人,如果他們都錯了呢?”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我認為要送那孩子上電椅的證詞要非常準確才行”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人們往往會下意識用感性(偏見)去看待一件事,而忘記看透真相最需要的卻是理性。很諷刺的,當一個人被套了「被告」標籤,哪怕只是嫌疑人,我們都會不自主對他所有的話產生懷疑,卻會相信站在證人席上,與被告相同的「陌生人」。

套用李昌鈺博士的話:「讓證據說話。」

電影充分展現以理服人,以理思考——在感情用事之前,先一步冷靜想想,那些被稱之為鐵證的證據是否合理,它是否經得起「理」的旁敲側擊。

如果說律師需要相信的是自己的辯護人,那麼陪審員需要相信的即是理性的證據和合理的思考。

 

“默默無聞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像他那樣的人會希望別人去詢問他的意見”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電影裡還有一點值得探討,那就是證人的證詞為何會充滿破綻?

當然一大部份原因離不開我們上面提到的偏見,另外一個原因劇情提及到默默無聞的老人,心中渴望別人去詢問他,哪怕是一時(還是坐在證人席上)——這不純粹只有人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人類因為想要獲得關注,就算一點點也好,也想要取得眾人目光,像是被重視一般,因此越到後面,人會無限放大對事件的參與點,好獲得更多關注。

此時卻極少有人注意到想要獲得的關注攸關到另一人的生死。

 

“本案已有一人身亡,另一個人的生死長我在你們手中”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無論你遇到甚麼,偏見總是掩蓋真相,我真的不知道真相是什麼,我不認為任何人都會真的知道”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要知道,在所有司法制度中,案件最必要的不是證明嫌疑人是不是無罪,首要是檢視證據的合理性。只要證據牽強,被打上問號,那麼罪刑不會成立,也就是無罪推定原則。即便乍一看男孩犯罪的事情是板上釘釘,8號陪審員卻提出反對,用「合理的懷疑」去重新檢視真相。

正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知道案件的真相,所以我們只能用自己的理性和良知履行我們的使命與職責。

影片最終沒有向我們公布兇手是誰,也沒向我們講清楚到底男孩是不是本案凶手,我想正是由於《十二怒漢》不是在探討一宗案件真相,它的主旨從頭到尾都是闡述看待案件的觀點。

 

 

可以看出,電影條理分明的借由台詞,把充滿著智慧且實際錯綜複雜的情緒張顯得乾淨俐落。明明只有台詞,我們卻可以推敲案件的一二,在觀影中也時常被一個個提到反駁給說服,這就是我在本篇中,一再強調的強而有力的說服力和結構性。

當然,身為編劇的羅斯肯定功不可沒可,還有部分功臣是薛尼.盧梅的導演功力。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十二怒漢》其實是薛尼.盧梅的電影處女作。在開機前一天,亨利.方達曾經就和薛尼.盧梅抱怨過廉價的背景,形容像一坨屎,並說:「希區.考克的背景才叫背景,逼真的能走進去!」盧梅笑稱:「方達一定生平第一次覺得,天啊!這就是雇用新人導演的後果吧!」

然而,就是只有少少的35萬美元預算和簡陋的佈景在搭配新人導演,更是展現了薛尼.盧梅對鏡頭的調度能力和對戲劇衝突性的駕馭。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片中的12位陪審員形形色色——時不時講話畏縮的2號、尊重長者的6號、一直急著想看球賽的7號、有同理心的9號、優柔寡斷的12號,還有就是對案件報有自我投射而表現得最主觀的3號,和亨利.方達飾演的8號陪審員。

每個角色的性格都隨著劇情被建立得鮮明立體,且看完你會發現角色的性格不只是為了特色而被塑造,在被賦予個性後,角色的立場也被精妙的被對立劃分。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第一次投票表決,5號9號在舉手投出有罪前是猶豫的,這也為後面9號第一個贊同8號說法埋下伏筆;4號一直嚴謹穩定,要說他是整部電影思維最慎密的也不為過,當在場的人一一接受8號提出的反駁,唯有他提出更進一步對8號的辯論,使得電影第一次出現主角方被倒戈的情形,然而4號卻在與9號談論到眼鏡的論點時冒下了汗水(這裡也顯示開場天氣炎熱的一幕有多麼高超);7號則在進場不久就表明了自己要看球賽想快點脫身,這也讓他後面因為事情膠著而放棄思考,投給多數方顯得個人行動合理卻具有令人反思的效果;11號是片中提出過自己的疑惑(及男孩為何再次冒險回到犯罪現場)而他在看見7號隨意投票時,告訴他要是你覺得那孩子有罪就應該堅持下去,而不是為了快點結束而投無罪——借由7號的行動再讓11號完全展現本片主旨之一,這一對立就最好的證明,並且兩方的角色都建立在行動合理化之上。

薛尼.盧梅在處理《十二怒漢》時通常在人物感情上不會過度渲染或誇張化,就和影片主題一樣,理性卻具有強烈的戲劇性。即便他不能說算是完全無經驗的新人導演(之前是電視劇導演)但對於電影長片處女座能夠拍出這樣的高水準,依舊讓人佩服感嘆。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十二怒漢》日後也被翻拍過不同版本,可至今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1957年薛尼.盧梅的版本。

我想往往留在世人心目中經典的不是創造數字的電影,而是真正的傑作吧!

 

 

 

好啦~我們是巴黎可麗餅和挪威燻鮭魚~~這次就說到這裡,《十二怒漢》真的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是我心中法庭電影的最佳,還望各位去看看!

下次再見囉~~掰掰《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影評:IMDb評分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巴黎可麗餅 的頭像
    巴黎可麗餅

    Big Two 巴黎可麗餅和挪威燻鮭魚

    巴黎可麗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